碧藍航線前排承傷選擇?碧藍航線破解版私服,外挂,修改版,重磅福利!無限鑽石內置修改器,無限元寶無限資源內置菜單解鎖,內部號修改版無限仙玉白嫖到底!,重巡輕巡與驅逐生存能力對比
2025年10月7日...大约 13 分钟
碧藍航線2025年最新前排承傷選擇玩家攻略:打造不沉的鋼鐵防線

在《碧藍航線》的瞬息萬變的戰場中,前排艦船的承傷能力是艦隊能否站穩腳跟、輸出最大化的關鍵。隨著版本更新、新艦船的加入以及環境的變化,2025年的前排承傷選擇也呈現出新的格局。本篇攻略將深入剖析當前版本下,指揮官們應如何精準選擇、培養並搭配承傷艦船,確保您的艦隊在任何挑戰中都能屹立不倒。
前排承傷艦船的核心概念:為何重要與如何選擇?

前排承傷艦船,顧名思義,是艦隊中負責吸收敵方火力、保護中後排輸出的核心角色。她們的穩定性直接影響到整個艦隊的生存與輸出效率。選擇合適的承傷艦船,不僅要看其基礎屬性,更要考量其技能組與當前遊戲環境的契合度。
承傷艦船的類型與特性
理解不同承傷類型,是做出明智選擇的第一步:
- 高血量/重甲型(如超巡、重巡):依賴高生命值和重型裝甲硬吃傷害。她們通常擁有較高的防禦屬性,能有效抵禦物理傷害,但面對穿甲彈或無視防禦的攻擊時可能較為脆弱。
- 高迴避型(如驅逐、輕巡):透過極高的迴避值來規避敵方攻擊。這類艦船的生存能力波動較大,在面對高命中率敵人或技能鎖定時可能表現不佳,但在閃避成功時幾乎無傷。
- 護盾/減傷型(如科研超巡、部分重巡):透過技能生成護盾、提供減傷Buff或Debuff敵人來降低所受傷害。這是當前版本最主流且高效的承傷方式,能有效應對各種傷害類型。
- 自我恢復型(如部分重巡、輕巡):透過技能在戰鬥中恢復自身血量。這類艦船能延長戰鬥續航,但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發揮最大效益。
2025年承傷艦船選擇的關鍵考量
- 泛用性:能否應對多數戰場環境,包括主線推圖、活動高難關卡、作戰檔案、演習等。
- 穩定性:承傷能力是否穩定可靠,不易受敵方配置或隨機性影響。
- 功能性:除了承傷,是否能提供額外的輔助(如增傷、減速、控制)。
- 獲取與培養成本:對於新手玩家,易於獲取和培養的艦船更具吸引力。
2025年最新承傷艦船推薦與分析
進入2025年,隨著新科研船、META船以及活動限定船的加入,前排承傷的格局已趨於穩定,但仍有新星閃耀。以下是當前版本中,各類別的頂級承傷艦船推薦:
頂級泛用承傷艦:無可取代的鋼鐵壁壘
這些艦船無論在何種場合,都能提供卓越的承傷能力與穩定性,是您艦隊的基石。
- 安克雷奇(Anchorage):作為科研四期超巡,安克雷奇以其獨特的「煙霧彈」和強大的護盾生成能力傲視群雄。她的煙霧彈能有效降低敵方命中,而護盾則能抵擋大量傷害。搭配優秀的基礎耐久和重甲,使其成為當前版本最穩定的承傷艦之一。其技能提供的減速和增傷輔助,更讓她成為多功能承傷首選。
- 埃吉爾(Ägir):科研四期超巡,埃吉爾以其超高的血量、重甲和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著稱。她的技能組合使其在承受大量傷害後仍能迅速恢復狀態,特別是在面對持續性高壓輸出時表現出色。此外,她還能提供不錯的輸出和控制能力,是攻守兼備的頂級承傷。
- 普利茅斯(Plymouth):科研五期輕巡,普利茅斯以其獨特的「煙霧彈」和強大的生存技能,以及輕巡中頂級的裝甲和血量,成為頂級承傷之一。她能為前排提供穩定的減傷和迴避支援,同時自身也有不俗的生存能力。其輸出潛力也不容小覷,是輕巡承傷的巔峰。
- 布雷斯特(Brest):科研五期超巡,布雷斯特擁有極高的血量和重甲,配合其獨特的「鎖血」機制和護盾,使其成為極難被擊沉的存在。她能在瀕死時觸發強力護盾並獲得減傷,為艦隊爭取寶貴時間。其穩定性和抗壓能力在特定高難關卡中表現尤為突出。
特定場合優選承傷艦:因地制宜的戰術選擇
某些艦船在特定戰鬥環境下,能發揮超越泛用艦的特殊優勢。
- 海倫娜·META(Helena META):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「承傷」,但海倫娜META憑藉其高血量、中甲以及強大的減傷技能,在面對高爆發敵人時表現出色。更重要的是,她的「解析指令」能提供全隊增傷,是Boss戰中兼具生存與輔助的優選。
- 風雲(Kazagumo):作為驅逐艦,風雲的承傷主要依賴其極高的迴避值和特殊的護盾技能。在面對魚雷海或部分輕甲敵人時,她能有效規避大量傷害。其獨特的「魚雷屏障」在特定環境下能提供意想不到的保護。
- 塔林(Tallinn):重巡中的優秀選擇,塔林擁有較高的血量和裝甲,並能提供不錯的護盾和減傷。在科研船尚未成型時,她是重巡承傷的可靠選擇。
- 德雷克(Drake):科研三期重巡,德雷克以其高血量和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,在持久戰中表現優異。雖然不如科研四五期超巡那般穩定,但其輸出與生存兼顧的特性使其仍有一席之地。
新手友好承傷艦:輕鬆入門的可靠夥伴
對於剛踏入碧藍航線世界的指揮官,這些艦船易於獲取和培養,能幫助您順利度過開荒期。
- 波特蘭改(Portland Kai):最容易獲取且改造後強度極高的重巡。擁有優秀的血量和裝甲,技能提供減傷,是新手期的絕對主力承傷。
- 印第安納波利斯(Indianapolis):與波特蘭是姊妹艦,同樣擁有不俗的承傷能力,可作為波特蘭的替代或補充。
- 菲尼克斯(Phoenix):輕巡,擁有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。在推圖過程中,只要不被秒殺,就能不斷恢復血量,是推圖續航的優秀選擇。
承傷艦船裝備選擇與搭配
裝備對於承傷艦船至關重要,正確的搭配能極大提升其生存能力。
主炮選擇
- 超巡/重巡:通常選擇能提供穩定輸出和良好射速的主炮,如【三聯裝203mm SKC主炮T3】(吾妻炮)或【三聯裝234mm主炮T3】。對於承傷為主的艦船,輸出並非首要考量,但適當的輸出也能加快戰鬥進程。
- 輕巡/驅逐:選擇能提供良好射速和防空支援的輕巡主炮,如【雙聯裝152mm高平兩用炮T3】(香檳炮)或【三聯裝152mm主炮T3】。
副炮選擇
- 超巡/重巡:多數選擇【高爆彈雙聯裝128mm SKC高平兩用炮T3】或【雙聯裝130mm高平兩用炮B-2LM T3】,以提供對輕甲的有效輸出和防空支援。
- 輕巡/驅逐:通常選擇【雙聯裝100mm高平兩用炮T3】(秋月炮)以提供優秀的防空和對自爆船的攔截能力。
魚雷選擇
- 承傷艦船的魚雷選擇通常以自律穩定性為優先,如【五聯裝533mm魚雷T3】(金五聯)或【四聯裝533mm魚雷T3】。手動操作下可選擇磁性魚雷。
設備選擇:生存的核心
這是承傷艦船裝備的重中之重。
- 必備設備:
- 維修工具T3:提供大量血量和戰鬥中一次性恢復,幾乎是所有承傷艦船的標配。
- 滅火器T3:有效防止被點燃,對重甲艦船尤其重要。
- 通用生存設備:
- 高性能舵機T3:提供大量迴避和少量血量,對於迴避型艦船和需要提升生存的艦船都非常有效。
- 高性能對空雷達T3:提供大量命中和少量迴避,對於需要命中來穩定發揮的艦船有幫助。
- 艦艇維修設備T3:提供額外血量和少量恢復。
- 特殊功能設備:
- SG雷達T3:提供命中、迴避與偵察值,在需要高偵察值或特定戰鬥中有效。
- 魚雷擋板T3:在面對大量魚雷攻擊時提供額外保護。
前排承傷艦隊編組策略
承傷艦船的選擇並非孤立,需要與整個艦隊協同作戰。
雙承傷與單承傷配置
- 雙承傷(2重巡/超巡+1輕巡/驅逐):在面對極高難度的關卡時,雙承傷能提供更穩固的前排。例如,安克雷奇+埃吉爾+輔助輕巡/驅逐。
- 單承傷(1重巡/超巡+2輕巡/驅逐):在輸出壓力較大或需要更多功能性時,單承傷搭配兩個輸出或輔助型輕巡/驅逐。例如,安克雷奇+島風+海倫娜。
與後排支援的協同
- 治療型後排:如獨角獸、龍鳳等能為前排提供持續治療,有效延長承傷艦船的續航。
- 減傷/增益型後排:如信濃、普利茅斯(自身即是前排,但其輔助能力可視為對前排的支援)等,能透過技能提供減傷或增益,間接提升前排生存。
- 輸出型後排:強大的後排輸出能迅速清理敵人,從根本上減少前排的承傷壓力。
不同遊戲模式下的考量
- 主線推圖/活動關卡:追求穩定性和續航,泛用型承傷如安克雷奇、埃吉爾是首選。
- 作戰檔案/META戰:根據敵人特性選擇,如面對高爆發敵人可考慮海倫娜META,面對魚雷海可考慮風雲。
- 演習(PvP):承傷艦船的選擇更注重瞬間抗壓能力和反制能力,如埃吉爾、布雷斯特等。
承傷艦船培養與強化技巧
擁有頂級承傷艦船僅是第一步,合理的培養與強化是發揮其潛力的關鍵。
- 突破(Limit Break):盡早完成滿突破,以解鎖所有技能、提升屬性上限和裝備效率。
- 技能升級:優先將核心承傷技能升滿。例如,安克雷奇的煙霧彈和護盾技能,埃吉爾的恢復技能。技能等級的提升對承傷能力有質的飛躍。
- 好感度:提升好感度能增加艦船屬性,並解鎖誓約系統,進一步提升屬性。
- 心智單元:對於稀有度較高的承傷艦船,合理分配心智單元進行強化,可大幅提升其戰力。
- 科研船與超巡的特殊考量:科研船需要大量圖紙和時間來升級,優先將主力承傷科研船的科研等級提升至滿級(如30級),以解鎖所有屬性加成和強化。超巡的裝備效率通常較高,確保裝備選擇與其特性匹配。
結語
2025年的《碧藍航線》戰場,前排承傷艦船的選擇與搭配依然是指揮官們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。從安克雷奇、埃吉爾等頂級泛用承傷,到海倫娜·META等特定場合的戰術選擇,每一艘艦船都有其獨特的價值。
請記住,沒有絕對最強的艦船,只有最適合您當前艦隊和面對挑戰的選擇。不斷嘗試、根據實際戰況調整,並結合本篇攻略提供的2025年最新資訊與建議,您必能打造出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防線,在碧藍航線的廣闊海域中乘風破浪,所向披靡!